迪麦互动分享—交互设计的用户体验设计
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交互设计是最主要的体现部分。广州网站设计、广州网页设计、终端UI界面设计公司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如下流程的几点分析:
一、明确目标
用户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明确需要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,并和产品达成共识。产品作为需求的提供者,应该是有很多隐藏信息可以挖掘,是对用户和使用场景的第一手资料来源。人们不是天生擅长对语言进行严密组织,但是大家都会讲故事。有时候产品会提一些想当然临时添加的功能需求,我们很难说服他不去做这个功能,可以尝试让他讲故事,把需求来源的故事全部讲诉出来。当然我们的角色不止是倾听,也不是产品解决方案的执行者,而是应该倡导回到问题的探讨上,抛弃已有解决方案的影响,和产品一起深挖背后存在的问题,多问几个为什么。这样即使不能去除一些所谓的伪需求,也能让我们双方在需求问题上看的更深远。更为重要的是和产品达成的共识,能够加快后面的评审。
二、市场调研
产品的考虑未必代表真实用户,我们还是需要“眼见为实”。当然这里的调研未必做的是大量的用户研究,而是尽可能的收集一些用户的信息。可以从周边的同事入手做做调查,上网查查相关资料,访谈一下同学朋友,多渠道的多管齐下。
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补充信息,是扩展思路,但不可过分较真,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有他独特的需求,除非经过严密的论证,不要因为调研轻易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,设计师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。
三、开始需求分析
产品侧和调研都得到一定的信息后,我们需要对需求信息进行整理。从工作内容来看,很多需求都是产品提出的,工作中的需求分为新的需求和优化需求。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 根据Kano模型,需求分为基础型、期待型和兴奋型需求,实际使用中又可以分为痛点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。
实际情况中经常发生上述需求的交叉组合,我们可对号入座,把对应表格里的内容填完。
四、实现目标
功能和内容的解决方案。前面的定义问题在这里十分关键,问题搞清楚了才好集中火力想解决方案,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想解决方案很吃力时,不妨回头审视一下问题的定义,换个角度也许会有柳暗花明之效。
定义好了问题,解决方案可以用穷举法来扩展思路,主要有3个途径:
1、用户调研
2、产品脑暴
3、竞品分析
不要考虑限制和习惯,尽可能多的产出方案,再逐个进行筛选(筛选的时候要及时咨询同事,考虑技术实现成本)。比较复杂的项目,解决方案可能不止一个功能,根据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功能优先级,进行排序。
内容:内容就是对各种功能元素和概念的详细描述。
总结:多管齐下穷举方案(用户调研、脑暴、竞品分析),确定元素概念描述。
输出物:功能表格和内容描述(解决方案在这里基本成型)。
五、梳理设计流程
流程设计
流程设计就是设计用户的行为,或者说是引导用户的行为,引导用户在当前的操作环境下高效的完成任务。
入口设计
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点,O2O线下设计尤其讲究这一点。如何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发现,如果用户当前没有需求,试着在满足其他需求的时候能够关联的让他发现。
用户行为预设计
也叫用户操作流程。这里虽然是用户操作流程,但是不能认为用户应该要这样做,而是按照用户的心智模型——如果他看到这个功能,接下来他会怎么做,这样来设计流程才是符合用户认知的。当大的流程确定以后,我们再来细化每一个流程步骤里面的细分任务。
业务整体流程
因为用户操作流程往往只关心自己的部分,如果有多个角色,我们需要把各个角色部分串起来,分清楚逻辑,还有异常情况也需要考虑在内。
信息架构
信息架构的关键是分类,一般复杂项目都需要做信息架构整理,如何根据需求分析将各个功能进行分类,各个大功能之下又有什么子功能,映射到文字内容上就是页面架构图了。这里的接触的相关项目较少,也就不详述了。
总结:先考虑入口,再设计用户操作流程(按照用户心智模型),最后是业务整体流程。
输出物:流程设计图(用户操作流程和业务流程图)。
六、原型设计图
界面原型设计就是页面线框图,也就是框架层与结构层的具体表达方式。举个例子,如果说结构层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,那么框架层就确定了我们的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。框架层的结构清晰,逻辑合理,主次分明,在文案上,减少无关信息,简洁美感,达到易读性。